OCULA 薛若哲:游离的异质感 踏入展览“阻燃”(展期:2022 年 9 月 24 日至 10 月 29 日),薛若哲似乎很坦率地将他绘画中的趣味性在展厅的第一部分全部展现出来,如空间结构的研究、超现实的画面感、多角度的画面呈现,以及细微部位的描绘等,进一步延续至他长期实践的“自画像”、“手”、“脚”和“人物”创作主题中。 带有物质感的标题“阻燃”,无疑成了某种语言暗示,提醒着观者缓慢地进入其中。 第一眼看到《自画像》(2022)便让人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委拉斯凯兹(Velázquez)的《宫娥》(Las Meninas,1656)。作为自画像,薛若哲将自己隐身于女性形象之中,通过镜像关系将位于画面中心位的人物进行一次次的对折,或直接或间接着不断对古典绘画构图进行重塑。来到当代语境之中,女孩笃定的目光退去了传统,取而代之的是观者对画中人(“自画像”)的身份猜测。福柯曾对于《宫娥》中的遮掩指出“被表象但不在场的东西”,在艺术家分身的自画像中或许可解读成附着在互联网时代下被隐藏的社交状态。转而到《开弓》(2021)三张,经由画廊空间的隔断自然地形成了正面、头部和背影的三方分布,观看方式从对绘画的传统单向凝视转变成犹如电影拍摄般的近景、远景和特写,分镜头的画面在艺术家的引导下被重新解构成各角度的凝视和被凝视关系。 白色的展厅内,庞然大物的黑色展墙斜向着将展厅的第二部分分成两半。《反拍》、《无题》(2022)悬挂在黑色背景下,画面中的黑色不断地向四周蔓延,视觉逐渐出现盲区,观者的视线不自觉地聚焦至画面人物的手部动作。在色彩的落差中,被遮挡的面容无法给到任何具体的所指,手部动作成了唯一的可靠线索。 展墙的另一侧,贯穿于整个展览的“手”与“脚”的绘画语言演变成雕塑和影像的直白表达,展台上干扁的“手”和影像中慢动作变化的“手”的镜像并置正在进行一场不稳定的博弈,而放置在同色木地板上“脚”成为现场略被忽略(险些被踩到)的存在,正如“手”比“脚”更能表现出涌动的情绪。 《CGZ 图画图书馆》(2022)是整个展览最大尺幅的作品,两组双拼的画面中描绘出多种对立关系,身着夏装匍伏在雪地上的女孩、冬日里的树杈和茂盛的绿植、不远处的大火与镇定拍照的女孩。一动一静的相持下,令人感到强烈的异质感,观看的思绪被不断的抛出,逐渐跟随着艺术家走进他编织出的超现实梦境之中。远方燃烧的火焰,在空气中凝固成一股无法言述的悲伤,一如置身于塔可夫斯基(Tarkovsky)的《牺牲》(Offret)中,当火色最后平移到右侧的《六号静物》(2022),悲戚之色仿佛如画面褶皱般被揉碎进虚假的布景中消失殆尽。 在图像的解读中,固有的经验与虚构图像势必进行碰撞,散发出的异质感开始具有不确定性,游离于空间之中。
ARTBBS x 致颖 | 从春光乍现到春光满面 为什么给展览取名“若是春光满面”? 2019年我获得了巴塞罗那哈恩内夫肯基金会(Han Nefkens Foundation)“Loop Barcelona 年度影像艺术大奖”。这个基金会会资助作品创作,可是在我获奖后不久疫情就爆发了,创作的想法也由此变了很多。最后在2021年完成了基金会资助创作的作品《打光》和《功夫流感》,并在与基金会合作的台北当代艺术馆进行展出,当时那个展览的名称叫做“总是春光乍现”。在“夜校”的作品基本上也是与在台北当代艺术馆展出的一致,我想这两个展览是互相关联,所以在想展览名称的时候就在考虑怎么样让人知道这两个展览是互相联系的,但又不是同一个展览。“总是春光乍现”来源于意大利导演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在60年代拍的一部电影,英文叫Blow-Up,台版的中文翻译就叫《春光乍现》,影片是借由摄影而展开的故事。展出作品在探讨打光问题的同时也在讨论演算法。
ARTBBS x 唐菱珑 | 指环、神谕以及爱人的面容 展览刚结束,和我们再介绍下本次展览以及展览中你最喜欢的作品。
ARTFORUM 任莉莉 七木空间 | QIMU SPACE 北京通州区宋庄小堡69艺术区临中坝河 2021.11.20 - 2022.02.19
OCULA 苑瑗:花非花 沿着半透明阳光板塑成的小径,“温室”的暖流隔绝了室外深秋雨天的寒意,映入眼帘的是苑瑗在 Tabula Rasa 画廊第三次个展“一朵花的可能性”(展期:2021 年 11 月 06 日至 12 月 17 日)。
ARTFORUM 2021.06.18 • 程婷婷谈新展“深潜” 程婷婷在北京今格空间的第二次个展题为“深潜”。展览上,艺术家利用岛屿、大海以及带有富有神秘色彩的原始仪式等意象,在画廊空间里碎片式地构建出不同场景,借此延续之前的对雕塑语言及展示方法论的探索,并进一步反思被她称为“经典博物馆式展陈”背后所传递的文明权力的把控结构。本文中,程婷婷和我们分享了她的创作历程和此次展览的构想。展览将持续到6月29日。
褚秉超“石还山” 艺术汇 | 展评 在褚秉超近几年的艺术创作中,似乎他从过往富含浪漫意志的“小”作品在逐渐转向做大体系而不再单单趋于在一个有限的自然场域内,譬如他过往作品《记录一场雨》(2013)、《海岸线》(2013),以及《绝地相册·自拍》(2016)借自然中一个较小的区域内完成一件雕塑、一次自拍行为。